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依法治理让老年代步车不再“任性”
- 真空玻璃:商超“隐形电老虎”的节能克星,企业新闻
- 融力驱动 合势共赢
- “小快处”里的便民加速度
-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定量微量植物体中的重要植物色素(一)
- 厦门翰森达镀膜银浆系列7月16日网上报价,价格行情
- 福安:俏销新红茶 氤氲花果香
- 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预计四季度交付 搭建完整生态促进创新成果就地转化
- 红牛(广州)控股集团提神宝为何能结束功能饮料的“战国时代”?
- 520,用蜂糖李表达爱
- 3.5亿乙肝患者福音!乙肝新药TAF 2个III期临床均获得成功
-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子为高速路桥“把脉问诊”
- 9月1日施行!国家发改委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》印发
- 女大学生每天“吃鸡”10小时 男友生气提分手
- 厦门翰森达镀膜银浆系列7月16日网上报价,价格行情
- 世嘉年度游戏销量报告:《索尼克》系列达16亿部
- 潜江着力提升招商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
- 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,但34家以价格承诺换豁免
- 2米乘2米卧室装修指南
- 亮剑5月,战绩当燃!德技优品门窗“51钜惠爱放价”圆满收官!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